交广会客厅|“慢火车”上的“助农天使”

头条 2021-12-30 14:58:08
59阅读

自2007年开通至今,15个年头里,穿行于湘渝山区的3列“慢火车”,已累计发送旅客千万余人。为沿线聚居的苗、侗、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带来了太多的温情回忆,更为沿线的国家脱贫攻坚重点区域的群众打通了致富奔小康的“希望之路”。不少曾经在外务工的沿线群众回来了,因为他们觉得,有这条“老铁”线路在,就算在家门口也能挣到钱。而很多回乡创业的群众,在“慢火车”的帮助下,不仅成功圆梦,更将昔日的荒地变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“致富良田”。

希望连着服务,服务就是源点。“慢火车”自开行以来,铁路部门根据开行地区群众出行需求,合理安排了列车开行的对数、停站、停点,便利了沿线各族人民的日常出行。低廉的票价,极大缓解了村民出行的经济压力,对于沿线群众来说,“慢火车”成为他们赶集、探亲的最好选择。同时也为拉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。相对于公路运输而言,“慢火车”能够提供更大的货物运量,并且保障了零散的、点对点的交通需要,让人们与其它地区的货物交换成为可能,帮助农户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带到更远的地方进行交易,并为山村孩子带来了外出求学的机会,让村民实现“到县城就医”的愿望,创造了多个村落村民之间的交流机会,促进了生产技术经验交流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,为偏远山区的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民生需求,就是行动信号。怀化车务段针对沿线百姓挑担、背筐乘车等实际实情,设立慢火车售票专窗,箩筐摆放区,振兴架,振兴架上摆放着菜农果农的联系方式,便于旅客与他们联系,为沿线村民的蔬菜瓜果打开销路;为旅客提供针线、小剪刀、捆扎绳、胶带等常用物品。同时加强与客运部门联系,对一些客流量较大、货物集中的车站,由车站提前与列车长进行联系,车班乘务组提前做好准备,开双边强列车疏通,协助旅客安全乘降,确保安全正点。一连串扎实有效的服务“金点子”,在无形之中温暖了沿线群众的心。

每天早上,看着挑着瓜果蔬菜的老乡陆续赶到锦和火车站,站长覃元高已经习以为常,跟卖菜老乡打招呼,然后落实扫健康码、体温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后,有序组织老乡候乘。列车到站后,他和工作人员一起一边组织老乡乘降,一边帮助他们把沉重的菜筐搬进车厢。“每天都有很多当地沿线百姓跳着蔬菜瓜果去贵州铜仁卖,我就帮他们搬菜筐,下午返回时蔬菜瓜果都卖完了,一趟下来可以挣个百十来块,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,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。”

长期担当怀化至梅江7272次列车值班员赵明,成为了这群“常旅客”的贴心人,每天上车来找赵明聊天,家里娶媳妇、建新房等喜事都邀请休班的赵明参加。有位82岁的旅客,儿子得了白血病,生活困难,为了给儿子挣医药费,老人家每天挑着山货,赶着“慢火车”从锦和上车去贵州铜仁销售,赵明常常为他垫付车费,帮他上下车,给老人家关心和鼓励。

时光匆匆,15载光阴悄然而逝。这些年,火车的线路没变,低廉的票价没有变,窗外的景和车上的人,却悄然发生了变化。沿线的农家布设,从火车刚开通时的木头房子、泥巴路,变成了如今的小楼房、水泥路、小汽车;在慢火车的带动下,沿线群众的“幸福指数”越来越高,生活水平越来越好。一列列“慢火车”不仅是他们叩响幸福之门的时代见证,更是“人民铁路爱人民”初心宗旨的使命传承。

砥砺“乡村振兴”的发展战略,共鸣“脱贫攻坚”的时代使命,“慢火车”的一路奋进,同时也是“中国铁路”担当“小康梦”的生动缩影。

(通讯员:张俊 李小艳 曾波)

来源:央广网

the end
免责声明:本文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!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